2016年年底以來,集成電路制造重要的原材料硅片的市場供應缺口持續擴大,產品價格大幅上漲60%,市場嚴重供不應求。然而我國本土的硅片供應嚴重缺失,8英寸和12英寸硅片對外依存度分別達到86%和100%。
硅片是集成電路制造中的原材料,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面臨被境外硅片企業斷供風險。硅片市場供不應求使得三星、臺積電等集成電路紛紛傾向與硅片企業簽訂長期供貨協議,鎖定硅片供應量,保證未來擴產計劃不受影響。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大發展剛剛起步,大陸集成電路制造企業對上游原材料企業的議價能力很弱。隨著硅片供應缺口繼續加大,境外硅片供應商極有可能優先供應臺積電、三星等,甚為保障供應而停止向我國大陸企業供貨。然而大陸硅片企業尚不具備12英寸硅片供應能力,8英寸硅片產能也很低,對外依存度達到86%以上,使得我國規劃建設的集成電路生產線面臨斷供風險。
①支撐大陸集成電路、硅片、配套環節企業之間的彼此驗證。支撐硅片企業和集成電路制作企業、中試生產線合作研制和驗證國產硅片。對生產線運用“首批次”國產硅片產品、硅片企業運用“首批次”電子級多晶硅等產品給予優惠政策支撐。添加保費補助或樹立國產集成電路資料運用穩妥基金,下降集成電路企業運用國產硅片的危險,增強下游用戶運用決心。
②引導硅片工業進行合理的區域布局。發揮我國中西部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,經過引導進行合理的區域布局,提高硅片企業競賽實力。主張將自動化程度高、動力運用量大的硅單晶制備環節布局于中西部動力本錢低價區域;硅片切磨拋、檢測和技能研制等環節與集成電路生產線關系密切,應優先布局在集成電路生產線集聚的北京、福州、廈門、泉州、長三角等城市和區域。